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包含哪些内容
生活常识
2024-04-19
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字眼,而很多人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内容都不清楚,认为是同一个概念。那么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包含哪些内容、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有什么区别,一起来了解下!
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包含哪些内容
1、双方当事人的姓名、地址、法定代表人姓名;2、出让地块的范围、面积、用途;3、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年限、开发建设期限、规划设计要求等;4、出让合同还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额、土地使用费标准及缴付方式;5、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办法;6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。
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区别是什么
(一)主体不同
出让主体:出让土地的主体是国有土地所有者,也就是国家,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体实施。
转让主体:转让土地的主体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。
(二)行为性质不同
根据物权理论来说,出让土地是他物权设定,转让土地是他物权转移。
(三)转移条件与程序不同
出让土地没有条件限制,只要签订出让合同,缴纳出让金,就可以办证。而转让土地有条件限制,转让必须要申请、审批或补办出让手续,再缴纳税费,才能登记过户。
(四)交易市场不同
出让土地属于一级市场,即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垄断,而转让属于二级市场,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能自由转让。
小编总结:以上是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内容的相关内容,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吧!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区别还是挺大的,建议大家可以多了解些,在生活中也能够用的到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由网友投稿或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与站长联系进行删除。
上一篇:
外地户口在济南买房流程是什么
下一篇:
上海二手房屋买卖税费包括哪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