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名
苦瓠、匏瓜。
气味
(瓤、子)苦、寒、有毒。
主治
黄疸肿满。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,泡童便中一时,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,深吸气。有黄水排出,几次后即愈。又方:用瓠瓤熬黄为末,每服半钱,一天服一次,十天病愈。
水肿,头面肿大。有好苦瓠白瓤,分捻...
释名
瓠瓜、匏瓜。
气味
(壶瓠)甘、平、滑、无毒。
主治
除烦,治心热,利小肠,润心肺,疗心淋,消黄肿。...
释名
琼枝,并以形名之。
气味
甘、咸、大寒、滑、无毒。
主治
去上焦浮热,发下部虚寒。...
释名
落苏、昆化瓜、草鳖甲。
气味
(茄子)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妇女月经血黄。用黄茄子切开,阴干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。
肠风下血。用经霜茄连蒂烧盛存性,研为末。每天服二小匙,空心服,温酒送下。又方:取大茄种三枚,每用一枚包湿纸中煨熟。泡...
释名
竹萌、竹芽、竹胎、竹子。
气味
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治消渴,利膈下气,化热消痰爽胃。...
释名
藩、强瞿、蒜脑薯。
气味
(根)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面合病(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,神志不清,胡言乱语)。如已发汗用百合枚,水泡一夜,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;另用知母三两,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。百合汁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,分次服。此方名“...
释名
猴葵。
气味
甘、大寒、滑、无毒。
主治
下热风气,疗小儿骨蒸热劳。...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补虚乏、益气力、健脾胃、强肾阴。功同薯蓣。...
释名
薯,土薯、山薯、山芋、山药、玉延。
气味
(根)甘、温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心腹虚胀,手足厥逆,不思饮食。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关定。一天服二次。
禁口痢。治方同上。
小便数多。用薯蓣(矾水煮过)、白茯苓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...
释名
土芝、蹲鸱。
气味
(芋子)辛、平、滑、有小毒。(叶、茎)辛、冷、滑、无毒。
主治
芋子宽肠胃、疗烦热、破宿血、去死肌。茎、叶敷疮肿、治蛇虫咬伤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