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 > 生活常识 > 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咋办 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原因

    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咋办 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原因

    生活常识 2024-04-16

    许多人买房只关心价格、地理位置、基础设施等,只有少部分人关心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,有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。 土地使用年限是根据土地使用的用途来确定的,其中居住用地最长70年。究竟是什么把土地使用年限“吃掉”的?购房时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?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咋办?如果是购买二手房,房屋土地使用年限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。

    什么是土地使用年限?

    土地使用年限,指国家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卖给开发商,仅有使用权,无所有权。土地使用权,指单位或个人依法或依约定,对国有土地的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。

    根据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令第55号发布的第12条规定:土地使用权最长年限按用途确定:

    1.居住用地70年;

    2.工业用地50年;

    3.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用地50年;

    4.商业、旅游、娱乐用地40年;

    5.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。

    土地使用年限都去哪儿了?

    1、房产建造周期过长

    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始,从房产规划、开发和销售,一般需两、三年的时间,有的甚至三、四年。体量大的楼盘将分期开发,等到后期时,土地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“缩水”。

    2、转卖浪费年限

    我国土价飞涨,有些不良商家通过高溢价获利,且风险小,有的甚至被转卖了很多次,耽搁了开发,缩短了使用期限。我国宅地使用年限为70年,综合地使用年限40或50年。经过转卖,土地年限缩水。实际上,新房土地年限经常缩水。例如:有的楼盘2000年开发,至今15年过去了,仍未开发完;新项目经几次转手才进入开发期,土地权限浪费了十几年。这种情况并不是特殊案例。

    3、资金短缺、证件难办耽误开发

    项目开发中,易遇到资金不足导致的土地闲置,部分项目因证件未办好闲置,等到资金到位、证件齐全再开发、销售,但土地权年限在闲置的几年发生“缩水”。

    剩余土地使用年限如何判断?怎么计算?

    查看房屋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。要想保障房屋年限,在签订购房合同前,查看开发商的五证是否齐全。其中,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会对房屋年限有规定。

    注意:

    ①土地合同的日期是房屋使用年限的开始,千万别以合同日期作为土地年限的开始;

    ②购房者需看五证的用地单位、建设单位及销售单位是否与一致。

    ③建议到发证机关网站查询,看五证是否为真,尤其是二手房。

   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办?

    1、延长土地期限。可由屋业联名提出,补交土地出让金,价格应低于同类土地价,类似于成本价与市场价的差额。

    2、根据规划需要,收回土地和建筑物,对业主做相应补偿,或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。

    编辑总结:以上就是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咋办 土地使用年限缩水的原因的相关知识介绍,希望能够帮助到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们!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,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,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。您也可以上齐家商城购买你心仪的产品哦!

   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由网友投稿或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与站长联系进行删除。

    标签: 无